6月11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云南赛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赛作品评审工作圆满落幕。这场汇聚青春智慧与创新力量的赛事,全方位展现了农职学子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与扎实的实践创新能力。
大赛海报
大赛自启动以来,便得到学校党委的统筹部署与各二级学院的鼎力支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动员,赛事影响力持续攀升,全校3395名学生踊跃报名参赛,参赛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20.8%,充分彰显了学子们对创新创业的高涨热情。赛事共征集到554个参赛项目,涵盖新农科、新文科、新工科等11大领域。其中,“智慧农业病虫害AI诊断系统”“滇西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构建”等项目,深度融合现代农业与人工智能技术;“非遗彝族刺绣数字化传承方案”等文化创意项目,则立足本土特色,实现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全面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与学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
为确保评审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学校组建了由云南农业大学学科带头人、省级创新创业导师,以及云南本土农业科技企业高管、资深投资人构成的专业评审团。评审过程中,专家们严格依据创新性、技术可行性、市场应用潜力、社会经济效益等核心指标,通过项目路演答辩、书面材料审阅、现场质询等环节,对参赛作品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估,并围绕项目优化方向展开深度研讨。
在赛后总结会上,学校领导对全体参赛学生的创新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表示此次大赛在校园内掀起创新创业热潮,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大家敢闯会创的内生动力,更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在大赛中表现优秀的项目,学校将安排专业导师进行跟踪指导,助力项目进一步完善和落地实施,争取在更高层次的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从“赛项目”向“赛育人”的转变,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和支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合校企资源,搭建常态化实践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随着学校创新创业育人体系的持续完善,未来学校定将涌现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创新项目,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招生就业处供稿/图、文:刘庆欣/一审:韩卫明、二审:唐丽群、三审:杨筱莹/一校:刘庆欣、二校:张敏、三校:唐丽群/责任编辑:皇甫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