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学校党委书记文俊,党委副书记杨波,党委委员、副校长盛冀萍,党委委员、副校长苏华伟,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杨筱莹,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李石友等出席并指导。
备课会现场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建才同志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带领全体参会人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战略擘画,明晰云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党总支副书记常楠静同志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强调青年一代在时代发展浪潮中肩负的重大使命与责任,引发大家对如何在思政课中激发学生使命感的深入思考。
在集体备课研讨交流环节,各教研室主任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就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展开了热烈讨论。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袁苏瑜,分享了如何紧密关注云南发展的新动态,如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创新案例、对外开放的新成果等,将其巧妙融入课程,让学生真切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深刻理解国家战略布局对地方发展的深远影响。
袁苏瑜老师交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主任武青,从理论高度深入探讨如何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脉络,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坚定道路自信。
武青老师交流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主任余叶娥,交流如何运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法治意识。
余叶娥老师交流
《党史》课教研室主任赵晓玮,讲述从历史维度深度挖掘素材,如回顾云南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贡献,增强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
赵晓玮老师交流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研室主任刘琦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提升。
刘琦琳老师交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主任陈雨知,阐述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融入课程的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云南发展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陈雨知老师交流
大家准备充分,汇报内容精彩纷呈,赢得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党委副书记杨波强调,融入过程中要明确融什么、如何融这两个关键问题。善于运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如校史校情、本地的发展变化、榜样人物故事等,把课程内容讲清讲透。此外,要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党委书记文俊在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工作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时,传达了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入情入理、不要空洞说教,不断提升引领实效”的要求。针对省委巡视发现的问题,文俊书记强调,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地位突出、作用关键,学习、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其充分融入思政课程是重要政治任务。教师们要用心用情,深入思考,结合不同课程要求、学情和内容,在增强学理深度、学术厚度上持续探索,扎实做好“三进”工作。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云南,多次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些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职,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此次备课会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活力,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学校思政教育迈向新台阶。(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图:张敏、速菲、刘珺田/文:马静娜/一审:张建才、二审:唐丽群、三审:杨筱莹/一校:马静娜、二校:张敏、三校:唐丽群/责任编辑:皇甫苏婧)